2024年10月24日
全城喜迎國慶75周年,繼1999年和2007年中央各送贈一對大熊貓,今年中央再送贈一對大熊貓。上月,大熊貓「安安」、「可可」順利抵港,受到全港市民熱烈歡迎,連同2007年獲贈的「盈盈」、「樂樂」,以及牠們最近產下的可愛龍鳳胎,香港現有六隻大熊貓,可謂喜上加喜。
根據國家政策,無論是送贈或租借,海外出生的大熊貓後代要在2歲到4歲時回國。不過,香港特區屬於國家一部份,不受上述限制,送贈及所繁衍的後代可以留在本地。據2021年中國外交部公布的數字,目前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18個國家總共22個動物園成功向中國租借大熊貓。綜合考慮大熊貓保護區的生態服務收益和衍生的旅遊文化價值,全球「熊貓經濟」的年收益已逾69億美元,是大熊貓保育成本的27倍。
全城掀起熊貓經濟熱潮,適逢大熊貓命名比賽結果公佈在即,為進一步了解市民對六隻大熊貓的喜愛,民建聯於九至十月以電話問卷訪問形式(見附件),成功訪問720名市民,發現六成受訪者對本港誕生首對「土生土長」大熊貓感到開心,超過一半受訪者希望到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並希望海洋公園推出與熊貓有關的創意產品,一半受訪者表示若海洋公園設置頻道直播大熊貓的日常生活,將有興趣觀看,近四成受訪者贊成政府撥出資源,鼓勵及資助民間團體推動熊貓經濟,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有親友來港,會推薦他們到海洋公園探望大熊貓,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中央先後三次送贈大熊貓予香港,是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支持。
坊間對「熊貓經濟」有不同意見。根據相關定義,「熊貓經濟」是以熊貓為核心的產業鏈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以熊貓為原型創造出來的文創產品,還體現在助力體驗式旅遊產業鏈的建設,推動旅遊景點的多元化發展。民建聯認為「熊貓經濟」亦可包含「愛國主義」及「文化保育」元素。眾所周知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在港的大熊貓更代表國家與香港之間血濃於水的聯繫。
「文化保育」方面,大熊貓曾是全球瀕危物種名單的受威脅級別,全賴中央政府決心保育,加上當地社區攜手參與,齊心以科學方法令大熊貓遠離滅絕威脅。大熊貓是最受全球喜愛的保育象徵,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標誌。大熊貓代表著中國文化,同時提醒公眾要著重保育。除了「愛國主義」及「文化保育」,民建議認為還可以創造「明星效應」及「經濟目的」,並提出以下六項建議:
1. 發揮「熊貓造星」效應
熊貓圓圓的臉與身體讓人感到親切可愛,為市民及旅客帶來幸福感。政府可與海洋公園合作,把三對大熊貓打造成海洋公園品牌,滲入形象化設計,透過熊貓的生活點滴,凸顯每隻熊貓的個性,讓市民對牠們加深了解,並設計大熊貓「打卡」巡迴路線圖,形成追星效應。
2. 推出熊貓旅遊配套
政府多個大型節目已加入大熊貓元素,包括中秋綵燈會、無人機表演、幻彩詠香江等,建議政府可與業界合作推出熊貓聯名產品展區,並與文創咖啡室、餐廳等打造主題限定餐品,並加上熊貓主題住宿,全方位打造一站式熊貓主題旅遊體驗,吸引人流而帶動消費,打造香港「旅遊最佳勝地」的招牌。參考海內外做法,配合本地旅遊宣傳,於旅遊淡季,在機場推出大熊貓主題的旅客大抽獎活動,入境旅客憑登機證可獲一次抽獎機會,贈送海洋公園餐飲券、港鐵票、購物咭、餐飲券等;另亦鼓勵八達通卡公司與推出有本地大熊貓樣式設計的聯名八達通卡。
3. 推動熊貓文創產業 邀請本地聯乘
當局可參考國內及海外做法,邀請本地設計師,設計卡通化的大熊貓後,加入到城市設計。無論是列車、建築物、旅遊相關的各類宣傳單張,都可加入熊貓元素,使之「無處不在」成為旅客打卡熱點。另一方面,香港有不少著名的卡通作品,例如「麥兜」、「老夫子」等,亦可鼓勵創作者推出與三對大熊貓聯乘的文創產品,創作以六只大熊貓為原型的動畫和漫畫,將本地大熊貓家族的角色和文化深入民心;建議文創產業發展處擔當聯繫人角色,連結本地文創界及旅遊、零售和商界等,讓文創界設計卡通化的熊貓,推出具熊貓元素的香港限定手信, 發揮本地設計特色,讓訪港旅客把商品帶回家鄉,說好中國及中國香港故事。
4. 設置直播頻道觀察大熊貓為加深市民對大熊貓的正面印象,視牠們為家庭一分子,當局可設置直播頻道,讓市民透過直播觀察大熊貓日常生活,增加遊客到海洋公園探訪的意欲。此外,可經常發放大熊貓的生活片段,加入「冷知識」解說,並安排學校進行互動活動等等,使大熊貓融入大眾生活。
5. 刺激本地消費 促進本地經濟
建議政府可把符合三對大熊貓主題的餐飲住宿等消費轉換為積分,鼓勵市民消費,這有助鼓勵本地商戶發揮設計創意,帶動全城熊貓熱潮。建議積分可換領海洋公園門票或餐飲套票等產品,增加市民的消費意欲。
6. 推廣大熊貓的保育教育工作
大熊貓在全球瀕危物種名單中屬於「易危」類別,同時亦是我國的國寶,其背後蘊藏深厚的保育和文化價值。建議政府與香港海洋公園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出「大熊貓保育工作坊」,讓本地中小學及團體報名,加深本地青年人對大熊貓保育的認知,推動科普教育,瞭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另可推出「大熊貓護理員工作坊」,讓參加者以護理員身份,沉浸式體驗和了解大熊貓的起居飲食日常,學習製作大熊貓的食物「窩窩頭」等。旅遊業界可在平台上宣傳及讓海外遊客報名參與,藉以推廣本地大熊貓,推動熊貓旅遊發展。
新聞查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陳勇 9668 6095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鄭泳舜 6373 197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