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
民建聯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於今年三月兩會期間,就多項推動兩地合作與國家發展的議題提出建議和提案,詳細如下(去年兩會建議和提案的跟進情況見附件):
一、推動行業資格認可
1、爭取放寬香港會計業界內地執業門檻
根據目前《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的框架及內地的相關法規的規定,香港的會計專業人士在取得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後,能夠擔任內地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可是礙於香港和內地的專業會計師考試模式存在不少差異,令香港專業會計師成功考取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的人數始終有限。所以我們建議國家財政部為香港專業會計師在大灣區設立專屬的執業試,通過執業試就可以在大灣區內九個城市執業,並在大灣區的會計事務所擔任審計業務合夥人,以及容許通過執業試的香港專業會計師在全國各地事務所擔任諮詢業務合夥人。同時,為促進內地與香港兩地年青會計從業人員的合作交流,國家財政部以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應該設立兩地年青會計從業人員相互派駐的實習制度,令內地與香港的年青會計從業人員到對方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實習,加深兩地年青會計從業人員對雙方的會計準則、工作環境及文化的了解,加強雙方的合作交流,從而提升兩地的會計業水平。
2、繼續研究推進內地承認香港專業資格以及副學位學歷的工作
高質量人才發展戰略是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因此,多管齊下培養人才亦是特區政府的人才發展目標,因此,這需要香港和內地相關部門加快推動個別專業的專業資格以及副學位的互認。因此我們建議希望中央支持國家教育部加快與香港探索副學位資歷互認的可行性、進一步擴大副學位內地升學的學校數量以及內地和香港相關部門能加快資歷互認的步伐,讓兩地不同行業的人士都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3、加強兩地技術人員培訓機制
香港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多元化城市,需要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勞工,以滿足和平衡香港整體發展的需要,因此香港和內地共同培養大灣區所需的技術人才迫在眉睫,兩地應該要共同探討和深化技術工人培訓的體制。我們建議加快推動更多內地職業訓練單位與職業訓練局VTC合作培訓技術工人以及加快推動兩地資歷互通互認機制。
二、加強兩地經貿、文化合作
4、「新股通」推進兩地市場互聯互通
鑒於目前滬深港三地資本市場,已實現二級市場的互聯互通,可以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將二級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向一級市場推動,即研究論證「新股通」。所以我們建議首階段先在「深港通」推出「新股通」試點、中長線擴大至「滬港通」以及進一步提高「滬港通」與「深港通」的市場流通量。
5、提升香港作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的角色
內地地方政府新發行的綠色、藍色混合型的債券是市場債券品種的一大創新,進一步豐富了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債券品種,推動兩地資本雙向流通發展,對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深入發展及提升人民幣國際化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展望未來,香港將進一步助力內地大灣區發展綠色融資金融服務與產品,所以我們建議大力推動前海機構企業來港發綠債及使用外部評審服務、鼓勵未來更多內地大灣區市政府來港發行綠色債券、推動大灣區發行中長年期綠債以及協助探索建立大灣區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
6、推進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業務
2020年11月,中央政府宣佈支持香港保險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售後服務中心。近期相關措施已有進一步推展,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2022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爭取短期內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支援,亦為大灣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踏出重要一步。因此我們建議加快成立香港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以及研究跨境銷售保險產品的可行性。
7、推行綠色建築性能責任保險制度 助力雙碳戰略
我國建築全過程能耗、碳排放約佔全國總量的50%,建築行業的綠色轉型對於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建築行業綠色轉型面臨兩個錯配難題。一個是性能錯配,綠色建築評價在建築工程竣工後進行,建築設計與運行之間存在性能錯配,無法確保專案建成後綠色性能與當初設計完全相符。另一個是時間錯配,二星以下建築在竣工直接評定,三星建築在運營期結束後評定。引入綠色建築保險機制,以市場化手段保證綠色建築實現預期的星級標準,可以有效破解從綠色設計向綠色運行轉化的難題。因此我們建議全面引入綠色建築性能責任保險制度,通過政府部門引導和市場運作聯動,實現預防、監控和補償相結合的閉環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綠色改造和貨幣賠償雙支撐,助力雙碳戰略,同時,對購買綠色建築性能保險的企業,按照保費一定比例進行財政補貼。一方面為綠色建築的性能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保險機構可以聘請協力廠商風險控制機構,監控和規範綠色建築的整個建設過程,助力綠色建築達到其預定的星級目標。
8、便利香港藝團在內地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及演出的措施建議
近年來,香港主要藝團、中小型藝團及粵劇團一直積極參與到內地巡演,推動文化交流,加深內地觀眾對香港藝團及粵劇團的認識和瞭解,從而達到民心相通的目標。但是現時香港的藝團到內地演出的審批程式比較複雜以及時間較久,不利於兩地長期的文化交流。所以,我們建議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先行先試「一站式」的統一批核安排、內地相關部門考慮對已獲當局批核的內地演出加強配套支援,包括提供通關便利及器材及製作的後勤存儲安排,以提升香港藝團及粵劇團運送演出相關器材(包括布景、戲服、道具和樂器等)到內地的效率。
9、推動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航空聯合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都是國家重點推動的發展戰略,亦是新時代下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但由於大灣區各城市之間以及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缺乏足夠的協調,所以未能將航空資源進行整合,無法體現其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建議統籌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資源、將香港納入“空中絲路”聯盟、定期在香港舉辦有關航空業發展的高峰論壇以及中央支持民航總局能為香港航空發展在珠海設立航空學院,幫助香港培訓更多的飛行員,同時,可以研究在航空業建立資質互認,增加人員流動性,民心相通。
10、持續推動港人融入大灣區漁農協作
我們一直在進行推動港人融入大灣區漁農協作的工作,2022年4月27日舉行的「廣東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都市現代農業現場會」認為︰「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是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應有之義,是滿足城市居民多種需求的客觀需要,是大灣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是我省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牽引」。因此,為了提升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議發揮香港所長,我們就農業合作方面提出建議,繼續探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農業創新發展綜合園、加強邊境漁農產業合作以及善用香港特區於質檢及聯通國際的優勢 推動大灣區漁農業發展。
11、推動貿易及零售行業在大灣區發展共融
香港貿易及零售行業有望加快速度將業務拓展至內地,尤其是擁有超過8千萬人口的大灣區,透過國家給與香港人到內地創業及開公司提供的各種資助支援,以及可利用近年發展迅速的線上平台和各種實體營銷渠道,為港企打通一個極具潛力拓展業務的窗口,達致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協助發展,從而增加香港社會的發展動能。因此我們提出建議,內地和特區政府共同成立「大灣區品牌促進委員會」,共同向世界推廣大灣區提升大灣區11個城市的經濟互動、支持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商品在進入香港進行銷售推廣及發展以及香港品牌的商品在出口內地尤其大灣區,希望能獲得各方面的便利及稅項優惠。
12、放寛對生物樣本、基因診斷與治療的港資准入限制
國家於2021年3月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技術產業,並同時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並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可見,目前的限制有很大鬆綁的空間。因此我們建議放寬國家《負面清單》中對生物樣本、基因診斷與治療的港資准入限制、在知識產權銜接方面,參考本港「轉錄標準專利」制度,認可本港知識產權署審批的原授標準專利,於大灣區先行先試以及把內地人遺傳資源在合作區內流動供研發用途的限制拆牆鬆綁,於河套地区的深圳園區設遺傳辦分支,優化出入境檢驗檢疫程序。
13、加快推動知識產權一地註冊、兩地互認機制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近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亦積極推動相關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在2017年與香港簽署《關於知識產權領域合作的安排》,進一步拓展合作內容,以及自2021年開始在香港設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考點等等。為了加快香港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推進工作,我們建議囯家知識產權局助力香港培訓人才、盡快落實馬德里協定書在香港實施以及令知識產權可一地注冊,兩地互認,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
14、推動大灣區高質量旅遊發展
2023年1月8日,內地和香港實現逐步通關,相信很快內地赴港的旅行團也會增加,推動香港經濟進一步復甦。我們非常歡迎內地遊客到香港旅行,同時我們也希望抓住本次契機,推動大灣區高質量旅遊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建議,加強香港、澳門以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開發大灣區的文化古蹟資源,並以文化主題形式推動一程多站旅遊,共同助力大灣區旅遊業升級轉型以及共同打擊低質旅行團,推動大灣區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15、關於支持香港拓展與內地跨境電商﹐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建議
在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商成為現代貿易的重要手段。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香港與內地的跨境電商目前依然是處在起步階段,規模較少且經營困難。建議國家有關方面採取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種類、探索率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便利境外產品進入的認證制度,推動商品市場一體化、與大灣區倉庫或保稅倉合作,為香港貨品提供存儲專區、支持香港的大型中資企業,在港構建大型綜合電商平台等措施,支持香港業界拓展與內地的跨境電商業務,協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鞏固其國際貿易中心地位。 因此我們建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種類、建立便利境外產品進入的認證制度、與大灣區倉庫或保稅倉合作,為香港貨品提供存儲專區以及支持香港大型中資企業在港搭建具有一站式服務功能的大型電商平台。
16、利用深圳產業優勢打造深港澳台黃金珠寶產業融合發展平台的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隨著我國黃金珠寶市場日益壯大,港澳台的黃金珠寶企業和人才正加緊進軍內地市場。借助深圳黃金珠寶產業優勢,打造深港澳台黃金珠寶產業融合發展平台,有利於促進內地與港澳台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走深走實,因此我們建議打造深港澳台黃金珠寶文化基地、推動珠寶玉石通關一體化以及建設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交易中心。
三、推動港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7、加強港人認識國情
我們認為,要讓港人正確認識中國新時代的發展,重要法寶之一是要讓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人親身到國家工作、學習和生活,親自體會國家的發展,才能讓生活在中國香港的港人亦有一個全面及正確認識的機會,以及讓他們了解推進中國新時代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機遇。我們建議內地與香港相關部門應指導香港青年人到內地進行學習活動,並擇寫學習報告。讓特區政府公務員到內地政府進行掛職、鼓勵香港青年人到事業單位實習以及參與不同省市的扶貧工作,通過工作實踐深入了解國家政府行政架構、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以及扶貧工作等以及未來在國家舉辦大型活動中增加更多的香港元素,比如在大型活動中增加香港志願者的比例,在春節聯歡晚會中增加香港節目等,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8、支持民間機構推動灣區食品標準的建立和實施
粵港澳大灣區食品安全與健康聯盟(聯盟)在內地成立,合作推動食品灣區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實施。推動食品灣區標準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為食品建立了更高的標準,其次則是粵港澳三地政府都支持、鼓勵的標準。最後,是更易被消費者認知和接受的標準因為港標、澳標和粵標是三地消費者熟悉的標準,高於這些標準的灣標更易為消費者認知和認可,更易推廣實施。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食品灣區標準體系建設,希望三地政府能積極支持聯盟開展活動、協助內地及澳門食品來到香港進行品質檢測,並為有關食品向澳門及內地推銷作出政策及稅務優惠以及讓「灣標」從粵港澳大灣區作起點,由點而及面輻射全國,成為「國標」,讓中國食品安全惠及千家萬戶,保障消費者權益和健康,促進食品產業穩健發展,拓展中華美食暢銷世界。
19、共同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促進銜接兩地跨境稅制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著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大灣區內十一個城市間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及促進區内人員、貨物和資金的自由流通。但是現時兩地不同的稅務制度是困擾著彼此合作與流通的主要障礙之一。所以我們需要推動銜接兩地稅務制度,積極創造各方“多贏”局面。我們建議優化個人所得稅的安排、支持香港加快對外簽訂更多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以及研發開支的跨境扣減等。
20、增加更多的符合標準的驗車公司
現時,持兩地牌車主若要進入內地,需到指定驗車中心「中國檢驗有限公司」汽車檢驗中心(中檢),方能成功連人帶車駛回內地,目前全港僅此一間驗車中心提供跨境車輛檢驗服務,兩地逐漸回覆正常通關,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兩地牌車主需要驗車服務,所以若只有一家驗車公司未必能滿足日漸增多的驗車服務,因此我們提出增加更多的符合標準的驗車公司以及由內地政府部門為驗車程序增設網上預約系統,省卻香港駕駛者輪候時間。
21、為港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的幫教與監督考察服務
我國《刑事訴訟法》為涉罪未成年人設有一項特別的法律制度,就是附條件不起訴,即對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依據內地法律規定,考驗期內由內地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進行監督考察。由於港籍涉罪未成年人在內地缺乏監督考察的條件,如何在香港對涉罪未成年人實施監督考察這個難題擺在內地檢察機關的面前。因此我們建議在香港地區建立跨境幫教服務基地,為開展跨境幫教服務提供更充分的便利和制度保障以及根據每個涉罪未成年人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適切的幫教措施,在香港地區亦能夠提供跨境幫教服務工作。
媒體查詢
民建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電話:9457 9853
民建聯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以及立法會議員陳勇 電話:9668 609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