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三中全會》主題系列三-《推動香港航空業發展》圓桌會議

2025年3月27日


航空業一直是支撐香港國際地位的核心支柱之一,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都強調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繼去年底及今年初舉行了兩場關於綠色航運及高增值海運發展主題後,民建聯於今日下午舉行《推動香港航空業發展》圓桌會議,分別邀請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機場管理局發展副總監方瑞文、香港航空副總裁任子文、國泰企業事務總經理黃文傑、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副主席徐志明及香港理工大學高級講師袁尚文,共同探討香港航空業存在的瓶頸及發展建議。

民建聯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香港機場近年面對區域競爭、國際航線流失、人才緊缺等問題的相互交織,希望在國家戰略的框架下,社會各界為航空業發展出謀獻策,繼續保持香港作為世界級機場的重要地位。


副局長廖振新為香港航空的近期發展作出介紹,並指香港機場客運量現已基本回復至疫情前水平,貨運方面仍保持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地位,政府會繼續加強與不同地區之間的合作,提升客貨運服務,推動建設高端航空業產業群發展。


方瑞文指在三跑道系統工程完成的背景下,現已開展“航空網絡拓展計劃”,以拓展更多航線,打造香港成為亞洲電商配送中心,成為大灣區的國際貨運門戶,並要把“機場城市”建設為世界頂級地標,打造更完善的產業鏈。


任子文認為現時香港航空業雖面臨各種挑戰,但挑戰越大機遇越大,香港應放眼於大灣區,加強“多式聯運”、增加城市候機樓,可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連接,進一步加強人流及物流。


黃文傑強調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對發展另外的“七大中心”非常重要,應繼續關注乘客體驗,航空網絡的拓展、貨運效率及吞吐量等方面的問題,結合未來的可持續航空發展,可令香港航空業更具競爭力。


作為香港貨運物流業的代表徐志明表示,目前內地機場優化帶電貨運及機場補貼政策,影響了香港機場的貨運量,以及香港作為出口貿易樞紐的角色,建議香港取消進出口報關費,將基礎設施升級和廣泛應用智慧物流。


袁尚文博士強調,在未來發展中,香港機場應繼續發揮作為航空樞紐的優勢,提高客貨運的營運效率,成為更多元化和綜合性的交通樞紐,並建議多使用國產大型客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航空業發展。


最後陳學鋒議員總結,即使香港航空業的發展面臨不同的挑戰,但仍存在很多的發展空間,如飛機租賃、飛機部件處理及交易、可持續航空燃料等新興產業,相信會為香港航空業的未來提供新的發展亮點。


直播連結


新聞查詢:

民建聯副主席陳學鋒 (6099 3860)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