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
《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工作進展公佈,在撇除有發展計劃的土地後,按十項準則建議劃定了37個「農業優先區」,涉及約980公頃土地。該研究自2018年展開,旨在通過劃定農業優先區,長遠保留優質農地作常耕用途,以支持和推動本地農業發展,並釋放其餘農地作其他用途。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對此表示歡迎,他指出,本地農業的價值不容忽視,尤其是在香港重度依賴農產品進口的情況下,本地農產品在應對突發供應問題時能發揮重要的緩衝作用。此外,通過推廣綠色農業和可持續耕作方式能有效減少碳排放,而選擇碳足跡更低的本地有機菜亦更能符合現下「低碳消費」的潮流,對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同時,充足的農業生產空間亦能推動本地特色農產品。讓香港繼元朗絲苗、鶴藪白菜後再有空間推廣和打造更多本地優質生鮮食材和農業品牌,豐富香港「美食天堂」的內涵。
何俊賢表示, 劃定專門區域長期作農業用途可增強農戶信心,促使他們在優先區進行長遠規劃及資源投放,進而加快農業科技的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明確區分「農業優先」的區域與其他土地用途,將有效避免城市規劃與農業發展的衝突,令未來各項發展規劃加快落實。
何俊賢議員建議政府加強「農業優先區」的規劃以提升土地利用率,包括利用「政府農地租賃計劃」、「農地復耕計劃」等政策,為有意從事商業生產的農民提供優質農地,同時,在優先區提供足夠的技術和財政支援,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供足夠誘因來引導目前在非優先區的農民到優先區進行種植,形成規模效應,提升本地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此次「農業優先區」的劃定,是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落實的重要一環。期待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農業能藉著「農業優先區」落實、農業園建設,及都市農業、休閒農業的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新聞聯絡: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2682 015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