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劉國勳樂見港廢物量越過頂峰,籲把握機遇推綠色生活,勿令回收減廢熱度冷卻

2024年11月24日


環境及生態局謝展寰局長今日在網誌表示,本港廢物量已越過頂峰,並且開始穩步下降,回收率亦同時開始上升。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樂見今屆政府減廢回收成績初見成效,做到過去二十多年一直追求的目標。他認同政府在建立回收設施網絡及大眾意識上的努力,期望政府把握機遇,繼續朝回收配套設立的目標邁進,同時思考如何降低營運成本,以更多誘因吸引市民回收,配合未來其他減廢相關的新例實施,有信心在毋須徵費下,仍可逐步達到《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的目標。


劉國勳一直認為,垃圾徵費不是減廢回收的唯一手段,最重要做好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意識,同時增加配套,令環保減廢自然成為習慣。政府援引的最新數字,包括「綠在區區」今年首三季的回收物重量已超出去年全年,正正說明國勳的方向是正確,市民在垃圾徵費的討論下,建立了回收減廢的意識,政府必須把握機遇,勿讓市民的熱度冷卻。


政府早前為回收配套設立目標,包括一年內會設立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在100個大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收集點;增加綠在區區收集點數目至800個,並延長營業時間等。劉國勳相信,隨著有關設施投入服務,可以進一步推高回收率,惟他關注不少回收點營運成本高,促請政府思考如何透過新科技及流動點等降低成本,確保回收點的可持續性,期望政府明年到立法會匯報進度時可一併交代。另外,國勳亦建議回收點推行至鄉郊地區,同時提供更多誘因,包括提供現金券﹑扣減電費﹑水費等吸引市民多回收。


劉國勳認為,教育及宣傳工作是推動綠色生活的根本,今日回收率提高,除了因為設施增加,相信也是近年教育及宣傳工作埋下了種子,新一代積極追求綠色消費,擁抱綠色生活。因此,他支持政府以及各界要繼續做好宣傳教育。


生產者責任制﹑屋苑設回收設施等相關法例,將於明年提交立法會,劉國勳相信有助進一步減廢及資源循環,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的目標。長遠而言,國勳認為應從整個大灣區的角度探討處理廢物問題,同時推動綠色經濟,把相關行業產業化,同時扶助其發展,把廢物轉化為寶物,令人覺得環保事業具前景而加入,令可持續發展成為健康完整的生態圈。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