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2024年10月14日


過去香港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本地與外地人才的貢獻,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决定》。《決定》第27條闡述「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時特別強調,「支持香港和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這不僅彰顯了中央對香港在培養、吸引國際頂尖人才的厚望,同時也爲香港在引進、集聚、使用和留住人才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方針與指導。



香港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除了要從根本上提升香港對海內外人才的吸引力外,特區政府還需深入挖掘人才在港工作、生活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居住條件、置業、發展規劃、政策配套等多方面入手,切實提升人才來港、留港的誘因,以望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民建聯會務顧問李慧琼、副主席陳勇、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民建聯副秘書長葉文斌及民建聯建設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陳志毓提出詳細建議如下:


1.制訂「未來人才需求清單」

為應對未來的人才挑戰,政府應進行人力資源推算,識別各行業未來對人才的需求,並製訂「未來人才需求清單」。該清單將著重於香港急需但本地短缺、難以短期培訓的人才。這樣的策略有助於政府提前布局,通過針對性的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確保香港在關鍵領域擁有足夠的高質量人才,從而推動經濟、科技和文化的持續發展。


2.擴大高才通院校名單

為吸引更多行業短缺人才,建議政府根據實際產業需求,適度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合資格院校名單。這樣的調整將允許更多在個別科目上出眾或整體聲譽良好的院校納入名單,從而拓寬人才來源的渠道,增強香港在國際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3.主動邀請「國際高端人才」來港發展

政府應積極主動地向相關行業中的國際高端人才發出邀請,並建立全球高端人才機制。通過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體系,加強與全球頂尖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高端人才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香港的產業升級轉型。


4.進一步吸引重點企業來港投資

政府應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並善用知名重點企業的領軍者效應,鼓勵它們在香港構建多元化的產業生態鏈。這樣的策略將有助於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優質人才,共同推動香港的高質量發展。


5.提升外來人才子女教育配套

為吸引和留住外來人才,教育局應為新來港學童提供支援,如制訂「入學便捷指南」,並主動推送教育規劃及入學動態的資訊。同時,政府應為因簽證問題而受影響的人才子女設立留學簽證的緩衝期,以保障其教育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6.強化人才交流與服務

政府應設立「人才交流平台」和「人才服務平台」,以加強對外來人才的支援。這些平台將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涵蓋職業規劃、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及生活配套等方面,協助人才快速融入香港社會。


7.優化續簽機制,考量人才香港以外收入

由於香港產業結構緣故,為進一步吸引並留住關鍵人才,政府在處理續簽事宜時,應更靈活和全面地考慮重點領域人才的收入來源。建議以創科行業做試點,容許考量部分收入在香港以外地區,以更真實地反映其經濟實力和對香港的實際貢獻。


8.推動文創人才來港,強化香港創意產業國際地位

為強化香港的創意產業國際地位,政府應創新人才政策,允許並鼓勵擁有文創IP的人才來港定居發展。這樣的舉措將為香港的創意產業帶來更多靈感和活力,推動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


9.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港府應與內地政府加強合作,建立灣區內跨城市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通過聯合培養高端人才、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和互認等措施,形成互補優勢,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


10.推動內地科研資金「過河」

為促進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特區政府應加強與內地部委的聯繫,爭取更多國家級科創基金給本港大學申請,並簡化「資金過河」的審批程序。同時,研究更多便利科研人員往來的措施,為香港聚集高水平科研及教育人才提供良好條件。


11.進一步擴大「人才簽注」

為吸引更多內地人才來港,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當局協商,研究擴大「南下」人才簽注至更多城市,並允許更多類別的人才在簽注有效期內多次往返香港。這樣的舉措將有利於促進人才的交流與合作,增強香港的國際人才吸引力。


12.便利兩地金融互通

為便利兩地金融互通,建議內地簡化資金往來的程序,並研究提升相關額度、擴大準許的用途。同時,建立專門渠道或機制,容許在港居住的內地居民透過指定渠道匯款用於購房或償還樓宇貸款之用。這樣的舉措將有助於促進兩地經濟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民建聯成立「人才高地」

民建聯全力支持三中全會《決定》中,「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並配合香港特區政府的人才政策,現宣布成立「人才高地」。「人才高地」辦公室的設立,旨在提供平台,連結各方力量,促進香港成爲國際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我們將加强與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的合作,以支援來港人才,並望能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與本地人才攜手為香港高質量發展賦能,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作貢獻。


倡議書全文:


新聞查詢: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會務顧問、立法會議員李慧琼(9457 9853)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勇(9668 6095)

民建聯常委、立法會議員顏汶羽(6600 2511)

民建聯副秘書長、區議員葉文斌(9014 3876)

民建聯建設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陳志毓(6045 9221)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