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31
民建聯認為諮詢文件提出的3個發展方向,並沒有相互矛盾之處,但30年間的規劃,需視乎當時的實際環境,去決定發展的先後次序。我們認為在決定任何發展方案,最重要是掌握充份的數據,否則會出現西鐵通車初期,每日平均只有十萬乘客人次的慘淡情況。
1. 精確預測人口數字
未來香港人口的增長、人口質素,決定了香港房屋、醫療、教育、交通、工作職位等等的需求,所以,要規劃香港30年後的需要,必定要有一個較貼切現實的人口數字預測,在「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諮詢文件」的人口假設,估計會由現時的681萬人口,躍升至2030年的920萬人口。民建聯認為現時的自然生育率低於1%,署方的估計數字可能會遠高於實際。
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香港女性生育率在2001年只有0.9%,日本和新加坡均高於此數。假若香港現有的政策不變,從2001年至2031年的三十年間,估計香港93%的人口增長,是外地來港定居的人士。這個現象於其他國家的人口發展過程中,極為罕見,即使是以移民立國的美國和澳洲,每年移民人口亦佔全年新增人口不多於兩成。
統計處近日亦指出,920萬的人口假設,可能是建基於會有若干元素鼓勵生育。西歐部分國家有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例如在稅項或教育津貼等環節,去鼓勵國民生育,但民建聯認為生育與否,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選擇,我們認為香港的家庭計劃宣傳,應採更主動的策略,從而更準確預測香港未來的人口,讓政府訂定規劃的方向。
2. 減低發展密度
在諮詢文件中,規劃署建議市區地積比率由8倍降低至5倍;新發展區地積比率由6.5倍降低至5倍。就此建議,民建聯認為可視乎每項目去決定地積比率,並非一刀切減至5倍。
去年非典型肺炎事件,令到巿民更加關注居注環境,民建聯贊同要提升整體的居住環境和質素。不過,我們認為可視乎每個發展項目,去決定地積比率,在舊區發展方面,我們關注到若大幅降低密度,重建項目的利潤下降,直接打擊發展商重建舊區的意慾,令到現時舊區老化情況加劇,最終居民只能繼續居於殘破的樓宇,變成受害者。
所以,民建聯認為釐訂巿區的發展比率,應該按照整體社區的情況,並不認同一刀切將發展密度降低至5倍。至於在新發展區域,我們並不反對降低發展比率。
3. 擴展新的商業中心區
香港的金融中心命脈,仍然集中於港島區的中環、金鐘一帶。但隨著政府確定在中區填海工程第三期、灣仔填海工程第二期完成後,在港島區不會再進行填海工程,可以預計該區可以進行發展的空間不大。民建聯認為隨著中、港貿易頻繁,香港的商業中心區,可循中、港交通樞杻為著眼點,我們建議在新界西北部,研究開發一個新的商業中心區。
民建聯認為交通配套對於開發新商業中心區的選址,影響巨大,所以,我們認為選址可考慮一個新的開發區,毋用受現有都會區的限制制肘。
4. 發展邊境工業區
民建聯一直贊成在河套區發展成邊境工業區,認為有助降低香港經營成本及創造就業機會。根據粗略估計,內地與香港的生產成本仍然存在5至10倍的差異,民建聯認為政府應該把握「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機遇,不要花上太多時間在選址問題上,作出爭拗。
早於2001年,民建聯已提出將邊境發展成高科技研究及生產發展區,去年將建議鎖定為先在沙頭角作為加工區的試點,長遠而言,則將河套區發展成工業區或加工區。深圳市政府及廣東省政府,對此建議持積極及開放的態度。
民建聯認為河套區具有其獨特的優勢,是一個理想的選址。河套工業區可充分發揮香港、內地的優勢,既可利用香港作為金融信息中心,擁有龐大國際網絡的連繫,同時可突顯香港現有的一套完善司法體系;另一方面,配合深圳的低廉地價,大量的科技人才,若果在邊境工業區內標榜著「香港製造」的產品,無疑有助解決香港與內地合作生產貨品的產地確定問題。
再者,民建聯預計發展邊境工業發展的同時,可以帶動建設香港的現代物流業,達到施政報告強調充分把握CEPA的機遇。
5. 巿區重建方向
民建聯認為巿區重建的概念,並不是單單是重建,復修也是其中一個方向。巿建局試行的「自願樓宇復修試驗計劃」(巿建局以資助方式,鼓勵小業主進行樓宇復修工作)初步只囊括20幢樓宇進行試驗,我們希望政府以及巿建局可投放更多的資源,讓更多業主受惠。
根據巿建局的資料,在大角咀的維修工程,平均每戶需要攤分1萬多元;同區較複雜的大廈,每戶更需要承擔2萬多元。若依據以上的實例,居住於舊區的巿民,未必有能力承擔大型工程的維修費用。「自願樓宇復修試驗計劃」無疑可減輕居民的負擔,不過,現有的申請條件,卻不是人人可以受惠。
該計劃的其中一個申請條件,是大廈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但事實上越舊的樓宇,由於業權分散,越難成立法團。民建聯建議巿建局可加入彈性機制,假若大廈未能成立法團,但已取得8成業主的同意,進行維修,巿建局可以考慮批準有關申請,以減輕業主的財政負擔。
6. 靈活運用舊區工業大廈
政府一直希望充分善用現時空置工業大廈,近一年來,有多塊工業用地,申請轉變用途變作三星級酒店,民建聯認為這是一個巿場主導的可行改善方法。不過,我們認為政府在批準有關改變規劃用途時,應該將已成功申請轉作酒店用途的資料公開,讓巿場可以掌握足夠的數據去調節供應。同時間,在轉變用途時,應考慮加入旅遊配套設施,以免旅客留下不良印象。
自從去年8月自遊行推出以來,國內旅客來港人數激增,申請改變土地用途興建酒店的個案,從不間斷。就短期而言,民建聯認為政府可以將現存的空置居屋,轉作旅館;長遠而言,我們認為政府需要將規劃以及興建階段的酒店資料開放,讓巿場去決定酒店的需求。
7. 發展貨櫃碼頭
民建聯認為在文件中,已肯定了現有貨櫃碼頭長遠將不敷應用,政府應緊握時間,馬上落實碼頭興建工程,以免失去競爭力。我們關注到廣東省已落實南沙、湛江及汕頭的碼頭項目,其中湛江港更已作好五年內投資超過以往的五十年,香港應盡快落實十號碼頭。
即將投入運作的九號貨櫃碼頭,將提供6個新建泊位,處理貨櫃的能力,由1140萬個標準箱,增至2004年的1400萬個標準箱。當有關項目完成後,或者要直至2010年,才會再增建2個新泊位。
反觀深圳方面的發展,在未來10年,將總泊位數目由現時的10個增至32個,總處理貨櫃的能力,由320萬個標準箱增至1090萬個,從而可見中央政府對深圳港口業發展的支持。民建聯認為政府應該盡快落實十號貨櫃碼頭,以免失去香港高質素、高效率港口的特點。
8. 大學城概念
今次諮詢文件提到「大學城」的概念,令民建聯感到意外。早前八間大學面臨削減資源,引起軒然大波,若然在新界另闢一間新大學,對於香港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方向,令人迷惑。
民建聯贊成吸引海外資優學生,來港求學,讓本地大學生藉此得到文化交流的機會,並從而吸納人才留港發展。不過,我們認為政府無必要額外興建一所新的大學,而應該在現有的大學中,去實踐大學城的概念。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