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發展香港中醫藥文化旅遊建議

2024年6月11日


香港旅遊業正逐漸復甦,當局預期今年將迎來超過5000萬人次旅客,為把握旅遊業帶來難能可貴的商機,民建聯倡議將傳統中醫藥文化加入旅遊元素,於啟德島新發展區設立「中醫藥養生體驗中心」,透過中醫藥體驗把中華文化推廣國際,讓旅客及市民感受到與前「不一樣」的香港

 

立法會議員兼民建聯政策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香港是全球壽命最長地區之一,男性平均為80.7歲,女性為86.8歲[1],可稱為「長壽之都」,這相信與香港人注重中醫藥飲食養生文化有關,她認為這十分值得向世界推廣,讓來自國際不同地方的旅客及訪港的內地同胞,甚至本地市民都可加深理解中華文化的精粹

 

事實上,香港的中醫按照傳統路徑持續發展,期間保留了不少傳統治療方劑和方法,堪稱是傳統文化的活載體。立法會議員陳永光醫師補充,現時本港有不少別具特色的傳統醫藥館、博物館和草藥公園等,都甚有潛質打造成中醫藥旅遊景點,值得向旅客及香港下一代推廣及傳承

 

至於選擇於啟德島發展「中醫藥養生體驗中心」的原因,立法會議員梁熙解釋:啟德位處市區,是香港的中心地帶,適逢啟德體育園即將啟用,預期將帶動當區發展,加上民建聯九龍城團隊早前提出善用啟德方艙用地,將之打造成包括青年文創、文化藝術,及國際等六個交流園區,預期啟德島勢將展現一番新景象,他相信無論對市民及旅客而言,將會是別開生面,令人印象深刻。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認為,夏寶龍主任早前提出了「無處不旅遊」理念,呼籲政府及民間充份發掘旅遊資源。此外,中央也先後加入了10個內地省市居民可自由行來港措施;國家移民管理局5月並公布,乘坐郵輪到中國內地的外國旅遊團可免簽入境停留香港,他認為香港必須抓緊機遇,將香港潛在的豐富旅遊資源發掘出來,必然有助鞏固香港旅遊業長遠發展。另外,他並介紹中西區現存多項值得推廣的中醫藥文化旅遊景點,包括上環藥店街、醫學博物館,灣仔藍屋等。


「中醫藥養生體驗中心」由三項元素組成。郵輪碼頭二樓分別設有(1)中醫「治未病」體檢中心;(2)中醫養生美容館及(3)中醫藥文化館,碼頭天台可闢為中草藥園。我們相信,「中心」設立後不但有助推動香港特色旅遊發展,更可具體地弘揚中國文化及配合國家長遠發展策略;加上「中心」作為中藥市場銷售資訊交流平台,大可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此外「中心」同時提供中醫治療服務,市民也可透過中醫體檢來增加個人對自我身體情況有更深入了解,可為基層醫療奠定基礎。


Facebook:

 

YouTube: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9031 7995) 

立法會議員陳永光(9497 2015)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