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葵青塞車痛點現生機,德士古道“斷橋”終用上
- 民建聯
- 5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4月11日
荃青交匯處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便經常擠塞,影響荃灣、葵涌與青衣一帶交通,另一邊的德士古道「斷橋」更被閒置30年,一直被外界詬病。陳恒鑌議員日前與一眾區議員前往視察荃青交匯處改善工程,跟進路政署的工程進度。陳恒鑌憶述十幾年前為爭取政府改善此處,曾與運輸署官員爬上斜坡提出「善用斷橋」,建議在該斷橋處建引路至地面,接入德士古道,以引流楊屋道及荃福路往青衣的車輛繞過迴旋處,減輕路面負荷。如今終有機會落實,改善荃青交匯處交通,他表示感慨良多!
荃青交匯處工程包括斷橋、迴旋處、青衣專線工程。陳恒鑌指,隨著北部都會區人口增長,汀九橋將用盡容量,當汀九橋塞車時,又或因打風封閉時,不少車會改道荃灣路,屆時德士古道及迴旋處一帶將更加逼爆。因此本項工程除了改善區內交通“頑疾”,更體現了長遠的戰略眼光。

路政署預計該條由引路和斷橋建成的行車天橋預計於2026-27年初開通,第二項工程是以人工的方式加闊迴旋處行車線的寬度。鑑於巴士或貨車駛經該段行車線時經常佔用旁邊的行車線,不時造成意外,因此才決定施工進行改善,屆時會有封路措施,希望行車人士諒解,工程目標在於提升安全度,有利於大眾。
第三項工程為解決西行由九龍回青衣路線,將透過在該處山坡進行爆破,擴建一條行車線,以繞過德士古道迴旋處,令車流加快,改善塞車現象。另外一項工程需要在附近的山坡進行爆破,由於爆破工程會造成一定噪音,路政署已與附近小學的交換電話,到時會再配合時間,務求不影響到學生考試進行。
陳恒鑌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關工程我們已經跟進十幾年,現在終於迎來了實質進展,若能按署方的目標,全部工程在2027年初完成,相信將能紓解荃灣葵青的交通擠塞問題,讓市民上下班高峰期出行更為便利。」參與本次視察的還有當區議員伍俊瑜、古揚邦、徐曉杰、伍志華、盧婉婷、周森明、黃紹焜、馮卓森、華美玲、黃啟進、莫遠君、梁嘉銘、黃偉傑、林婉濱、陳純純、劉松剛、黃俊揚、莫綺琪、邱錦平,荃灣區滅罪委員會主席羅少傑,社區主任梁振唐,社區主任陳沛鏗。

Comments